| 易傳透露易學迷惑破解之法 |
- 日期: 2017/11/26 12:30
- 姓名: 丁長青
- 網頁: http://1.34.62.237/
- 《易傳》透露易學迷惑破解之法
《易經》有秘術心法,所以夫子做十翼,特以「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於密,吉凶與民同患」之語,告知後來學習者:《易經》有「洗心」而讓人豁然開朗的心法,是為「退藏於密」的秘術,不可告人,如《論語‧泰伯》篇言,「子曰: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」地,只能告知一般人由之的最後結果吉凶,而不會讓一般人了解其所讓人由之的過程、心法、秘術。
為何要如此愚民呢?便因為一般人程度不到知道心法的階段,一味告之,便只會徒生許多不必要的迷惑,而讓本當立即由之的應該作為,因迷惑欲更進一步的學習,延緩了做事的時機、造成良機的錯失等。
所以稟此秘術心法並「退藏於密」的孔子,在普及教育於民間之際,便也採入門、升堂及入室等弟子之不同程度、不同教學之法;如《論語‧先進》篇言「子曰:由也,升堂矣,未入於室也」之語,便也知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中的子路,只是升堂而未入室的弟子而已。所以孔子刪定六經之文,除一般「述而不作」的語詞解釋外,為何還有「微言大義」的秘法?便也因此程度有不同、需要「因材施教」而產生。
於是什麼是孔子入室弟子的學問呢?見《論語‧公冶長》篇言,「子貢曰: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;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」。「性與天道」便也是孔子「退藏於密」、「以此洗心」之心法而只授於入室弟子的內容。
什麼又是「性與天道」之學呢?在孔子「贊周易」、有十翼中,便也言「昔者聖人之作易也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」之《易經》易術,就是孔子最重要的學問。所以才有《史記‧孔子世家》言「孔子晚而喜易…讀易,韋編三絕」之勤奮讀易的描述,與《論語‧述而》篇言,「五十以學易,可以無大過矣」地達《論語‧為政》篇言「五十而知天命」的境界。
這時,《易經》有秘術心法可知矣。那麼,孔子「贊周易」之時,當然也知「因材施教」對學習者的重要性。所以在十翼做為易學一般教材時,便不會如易傳言「子曰,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」將所有操作細節、步驟,原原本本地詳細說明。但又不忍有心學《易》者發生「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」地輟學,因此便在《易傳》透露易學迷惑破解之法,便是…。
便是《易傳》言「夫易,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,開而當名,辨物、正言、斷辭則備矣。其稱名也小,其取類也大;其旨遠,其辭文;其言曲而中,其事肆而隱;因貳以濟民行,以明失得之報」地說明了解迷之法有二,是為「稱名也小」,但「其旨遠」、「其言曲而中」為第一法;「其取類也大」,但「其辭文」、「其事肆而隱」為第二法。這兩解迷之法,可供學易者「因貳以濟民行」地「以明失得之報」及洞悉一切易學秘術真心法。
這時,大家知《易傳》透露易學迷惑破解之法的真實操作方式嗎?筆者暫時還不能說明,因為大家程度還不一致,所以多說或害了程度淺的學易者。於是大家可拿這一「夫易,彰往而察來」章節的內容去問問你們學易的老師;若他們只是語詞翻譯而不覺得重要,那這學易老師承傳的遠祖,只是孔子教學中或入門、或未聞道之徒,不足讓大家洞悉《易經》所有「聖人以此洗心,退藏於密」的諸秘術心法,進而也不能讓大家真正學好因《易經》而產生之易術、五術的之山、醫、命、相、卜諸學了。
當然,大家若想與筆者隨程度深淺而逐步了解《易經》與易術的原理與致用秘旨?歡迎到筆者網址 http://1.34.62.237/ 中華天官學之諸論壇中討論,或訂閱中華天官學精心製作的《28 片易經微言大義及秘術奧秘研究系列影片》以了解真秘法之易經,原來是天地下「最簡單的學問」(訂閱者除可看影片外,還能以EMAIL或手機群組與筆者視訊解惑)。
學易經找丁長青,洞悉先後天易卦為古星學天文座標,便能將堪輿結合天星擇日,改善人生。請至
丁長青網路五術學院 http://1.34.62.237/
|
ccding2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